“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此次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迎来了第二讲 —“新中国史”,邀请了天津师范大学王雪超、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复旦大学肖存良等三位教授对“新中国史”进行解读。2022卡塔尔世界杯官网高度重视此次思政大课,组织学院全体辅导员及两千多名本科生共同收看了思政大课,并积极开展了在线讨论,深化了对“新中国史”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走,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对中国精神有更透彻的理解。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四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淬炼党性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实干担当。




本次课程主要从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不仅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新变化,还对新中国经济发展“奇”在何处,“密码”为何进行了阐述。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反响强烈。
本次课程全方位地对新中国史进行了解读,深化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感悟了中国精神的力量。学习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在‘四史’讲堂的学习,自己收获了宝贵的财富,不仅可以不断的汲取力量,坚定信仰,也逐步的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幸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当个人奋斗与历史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可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文/侯思雨)